2017年包头市国资委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市政府办公厅:
2017年以来,市国资委按照《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8号)和《包头市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和<包头市政务公开工作考核评价细则>的通知》(包府发〔2016〕220号)等相关规定和要求,注重在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机制、提升政务公开能力上狠下功夫,政务公开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
(一)组织领导情况。按照中办发〔2016〕8号《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6〕80号《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包府办发〔2017〕87号《关于印发2017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包府办发〔2017〕96号《关于印发全市政府系统“作风转变年”活动五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阳光政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市国资委成立了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委办公室,形成了主要领导研究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具体的工作机制,并配备有关办公设备,为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市国资委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根据年度工作要点分解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等重点公开内容落实到责任科室,要求责任科室提高认识,切实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同时结合政府系统“作风转变年”系列活动相关工作,积极推动国资委“阳光政务”工作。按照市政府要求,市国资委制定《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方案》和《阳光政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按照阳光政务台账中涉及我委承担的工作任务,认真抓好落实,每月按时上报阳光政务阶段性小结,确保各项工作如期顺利完成。
(二)制度建设情况。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规范政务公开程序。一是编制完善了《包头市国资委政务公开目录》和《包头市国资委政务信息公开指南》,明确了市国资委信息主动公开范围、形式、时限和依申请信息公开的受理机构、申请程序、不予公开的信息范围,同时公布了监督方式;二是制定配套制度,努力建立市国资委阳光政务。制定《包头国资委信息工作管理办法》《包头市国资委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企业及时报送企业改革发展动态信息,及时公开企业运行主要经济指标、国资委“三公”经费预算、行政权力责任清单等公开工作。对委机关各科室政务公开内容进行分类明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科室负责制,明确公开范围和程序,切实保障群众和市属企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重大信息公开,目前已完成企业基本情况在国资监管机构和企业网站上公开、企业主要财务信息向主管部门和业务往来银行公开、国有企业招聘信息通过包头人才网等网站和报纸等向社会公开。
二、扎实推进国资国企信息公开
(一)做好国资监管信息公开。通过国资委网站及时公布国资监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公布出资企业生产经营总体情况、国有资产有关统计信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经营业绩考核总体情况。做好国有产权交易、增资扩股项目的信息披露和结果公示工作,推动产权交易机构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公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主要行业盈利、重大变化事项等情况。市国资委于8月30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就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总体推进情况、剥离办社会工作推进情况、市本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工作进行了新闻发布,让全社会了解国企国资改革的总体思路、工作进展等情况,并同步配套在国资委网站发布相关信息。
(二)指导监管企业做好信息公开。研究制定推动监管企业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推动监管企业依法依规做好改革重组、公司治理及管理架构、财务状况、重要人事变动、企业负责人薪酬等信息发布工作。指导监管企业围绕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推进信息公开,做好重大风险隐患排查信息公开工作。建设国资监管综合信息系统,强化信息公开工作。市国资委于11月16日对各监管企业进行了全市国资监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培训,系统培训内容包括国有资产统计、财务预决算、财务快报、清产核资、经济运行分析、国有资产评估等功能。进一步加强全市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使企业和国资监管机构熟练使用包头市国资监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三)做好部门预决算和扶贫信息等公开工作。在国资委网站公布委机关2017年预算编制和2016年财务决算相关情况以及“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支出、政府采购信息、国有资产占有使用、预算绩效等重要事项的说明。通过国资委网站及新闻媒体,发布国资委和监管企业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特色做法、重大成效、成功经验,适时发布扶贫干部的先进事迹。配合扶贫办围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政策、扶贫对象、帮扶措施、扶贫成效、贫困退出、扶贫资金项目安排等信息公开力度。
(四)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通过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围绕国企国资改革重大政策、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点工作、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公众关注热点,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对重要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及时组织进行政策解读。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作用,加大对国企国资“正能量”的发声频次和力度,畅通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市国资委根据依申请公开要求,严格按照法定实现答复,增强答复内容的针对性。我委目前尚未有依申请公开需求。
(五)提高政务公开能力。加强国资委网站建设,规范发布流程,充分发挥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根据国企国资工作需要,制定国资委主动公开目录;在国资委网站设计制定国资监管“五公开”大类,逐步将主动公开目录涉及内容按照五大类进行归集和公开,即时发布信息;通过办文办会,将“五公开”工作纳入国资委工作目标,进行目标考核。办好“包头国资委简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培训,增强专业素养,强化公开理念,提高政务公开工作能力和水平。8月23日市国资委召开国资系统办公室工作会议暨业务工作培训会议。会后,开展了政务公开工作等相关工作的专题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认识,明确了政务公开的工作举措。用好管好政务新媒体,明确开办主体责任,健全内容发布审核机制,强化互动和服务功能,切实解决更新慢、“雷人雷语”、无序发声、敷衍了事等问题。
三、加强网站建设管理
(一)加强网站建设,提升政务公开效率。通过市国资委政务网、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等途径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开信息,并统计各单位的公开情况,及时做好改进完善。进一步加强国资委门户网站建设,逐步完善栏目和内容,以及信息更新率;建立信息发布内部审核机制,做好日常监控工作,维护网络信息安全。近年来,市国资委不断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设备进行更新,并三次对门户网站进行升级改版,使网站功能得到加强,内容更加丰富,公开信息基本做到了网上第一时间发布。截至2017年12月,访问量达到106561次,日均访问量118次,主动信息发布949条,日均5条以上,网站共在线902天。同时指导企业加强网站建设,出资监管企业开设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达到80%以上,进一步扩大了公众了解企业相关信息的渠道。安排专人每日查看政务网领导信箱的群众留言,并根据工作流程在第一时间把办理内容回复网友留言信息。同时,加强政务网站专栏建设,对重点工作集中进行宣传,在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分类查找和公开效果上有了全面提升。
(二)拓展公开渠道,提升政务公开效果。着重整合信息资源,完善单位内部信息收集、审查和发布工作机制,及时公开国资监管政策、法规规章、管理制度、国企改革、主要业务流程、办事程序和监督投诉办法等重点内容。加强对企业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提出企业重大信息公开工作的重点及相关要求,提高办公效率。积极配合市政府政务网站信息平台建设,及时报送政务公开信息。
四、2018年工作安排
一是按照市政府政务公开考核细则,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依法依规公开市属国企资本运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营业绩考核、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国企重大产权变动、重大改制改组、重大不良资产处置和核销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和结果公示,严格履行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按要求主动做好政策解读工作,积极稳妥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处置政务舆情,畅通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渠道,依法依规办理公众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二是要结合自治区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企业重大信息公开方面的制度规定,研究贯彻落实办法,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重大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和时限等内容,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工作。
三是进一步畅通公开渠道,加强国资委政务网站建设,及时采编发布信息,与市政府网站有效联接。指导热力、供水、公交等企业参加全市新闻访谈栏目,回应公众关切。贯彻落实政务公开各项要求,不断创新公开方法,丰富公开形式,提高公开实效,做到职责明确、措施得当、运作规范,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规范、高效展开。
- 大
- 中
- 小

